2016年1月9日 星期六

27D-16:東京中城 ❺



27D-16:東京中城 ❺



翻開年久泛黃的老相本,存放著許多父母親當年的佳作,雖然照片已經稍有模糊,但每張都有一段故事,看著兒時自己的稚氣模樣,覺得是繼好笑又滑機,卻因此漸漸喚醒了兒時的點滴記憶。

記得第一次去台北遊玩,我還只是一隻小毛頭,對於當時台北城景如何早已經模糊不清,可是卻仍記得在百貨公司的歡樂時光。

大人們結束了百貨公司採購活動,自然便是離開這個消費市集的時候,此時熟門熟路台北市景的舅舅,瞧著百貨公司外頭牆上時鐘一會,接著告訴我等會中午時刻,牆上時鐘會奏起音樂,並且還會有玩具跳舞。

根本不知舅舅在說些什麼的我,腦中只有滿滿問號。結果正午十二點一到,果真時鐘奏起了音樂,而且還的有玩具,從時鐘裡面跑出來跳舞,當下這一幕情景,簡直是給我帶來滿滿新奇及樂趣。

參覽完新美術館,原本計畫是先通過青山靈園,然後在奔走根津美術館參觀,結果東南西北搞不清楚的狀況下,因緣巧合便來到了東京中城,這處集合開發的綜合性商圈,自從2007年正式落成,便成為了六本木著名新地標,給予六本木不單只是純粹的藝術展覽中心。 雖然我早有耳聞六本木消費頗高,但過去造訪這裡,頂多就是參觀森美術館,根本沒有留意附近,當然不認為這裡是處高消地段。

坐在充滿人文藝術的廣場,飲上一杯熱騰騰的香濃咖啡,瞬間增添了不少熱能,也將寒意瞬間從體內逝去,領著一股熱騰能量,我立馬走進東京中城逛逛,推開玻璃帷幕製成的大門,即可見到靡衣玉食的商場。隨意瞧瞧各家店鋪,便是發現這裡商品,盡是販售我不知的陌生品牌,或許是我孤若寡聞,以及有眼不識泰山,眼前這些質感一流又頗有名氣的商品,遽然全都是國際知名服飾品牌,難怪當時翻看吊牌,每件商品的假期都讓我聞之色變。

在我正打算取景拍攝的過程中,發現來此光顧的消費者,多數都採用低調卻不失時尚的穿著,當時我並不知這些公子、小姐身上到底穿著什麼品牌,可是卻能從他們身上看出一股自信光芒。 買又買不起的狀況,那怕是當奧客我也想走進其中店鋪瞧瞧,翻閱商品吊我立刻收手調頭走人,不是這商品品質不好,而是價錢太貴給我無法承擔。


話說東京中城讓我感到無比失意,可是我仍然高興來到這裡,畢竟這裡讓擁有著購物時才會有的新奇及樂趣,只是與稚氣時的思維不同,而且也間接幫我上了一課「品牌不是一切,唯有適當穿搭」。這也許就是東京中城,想傳達給人們的低調時尚。


造訪日期:2014/12/23
編寫日期:2015/01/09

作者:Tiger 54


2016年1月7日 星期四

27D-16:新美術館 ❹




27D-16:新美術館 


從事機械相關工作的人,大多數都是兩手油污,說話談吐不佳,穿著更是糟糕到了崩壞的境界,人們會有這種認知,全是因為機械在台灣隸屬傳統產業下,所以小時候父母親經常告誡我,一定要讀書否則將來拿了鐵鎚就完蛋。

長大後我辜負了父母親的期望,拿起了鐵鎚成為機械職人,可是我認為入了這行有何不妥,加上藝術與工藝本身就是一家親,由於多數國人對於黑手這行業,仍存在著許多錯誤觀念,始終認為從事這行業的人,必定都沒什麼前途和文化,會有這種想法的人,我倒覺得是他們的世界觀過於低俗,畢竟職業不分貴賤,每個人都有欣賞藝術的自由。

談論到藝術這兩字,有人會稱這是一種高貴的象徵,也會有人說時尚等同於藝術,因為兩者都一樣沒有特定觀點,所以我認為就是摸不清道理,人才願意花時間沉靜在藝術的世界中。

六本木可稱謂是東京的藝術大寶庫,人只需要走踏在六本木的街巷中,便能馬上感受到,一股源源不絕的藝術氛圍。對於藝術門外漢的我而言,也許就是不懂才會來六本木探究藝術價值,卻沒料想到自己因此掉入了藝術深淵之中。

愛知縣海部郡蟹江町出生的黑川紀章,他是日本幾位重要級的建築設計師,過去曾在攻讀東京大學,工學系研究科建築學博士課程時以退學收場。面對當時低潮瓶頸的黑川紀章,心中仍保持著堅持的信念,就是帶著這股精神,所以在世界各處都擁有他的曠世佳作,包括我國台灣也不例外。

波浪狀的玻璃帷幕設計,將陽光導入室內又不耀眼,乘著電扶梯上樓,踩踏在木板鋪陳的地板上,顯現出建築物端莊華麗的裝潢,鬼斧神工的設計概念下,減輕了地球負擔,賜予來此欣賞藝術,以及飲用茶豆芬芳香味的人,能夠獲得優雅格調氣氛,如此之作便是黑川紀章大師,他生前最後的作品-新美術館。

我覺得新美術館最具特色的還是圓錐體咖啡廳,從側面遠遠看去圓錐體形狀恰似馬克杯造型,銜接圓椎體的空橋就像是杯耳,登上頂端瞧瞧則會發現,此處遽然是能夠讓人暢談心聲的咖啡廳,這設計簡直像是精密計算過,把藝術和工藝用最恰當的方式給融合,創造出連我這位藝術門外漢看來,都能馬上了解該設計所傳達的意思。


台灣若想見到如此充滿藝術及大膽的設計,確實是少之又少,怪不得新美術館時常吸引,熱愛建築的人士慕名而來。一邊欣賞優美藝術,靜靜感受藝術建築賦予的價值,累了,便坐下享用一杯香濃茶豆,好好地追回遺忘多時的人生觀。









造訪日期:2014/12/23
編寫日期:2016/01/07

作者:Tiger 54

2016年1月5日 星期二

27D-16:晴空塔 ❸




27D-16:晴空塔 


人類是一種舉有無限淺力的生物,面對眼前艱難挑戰,仍保持試圖去超越的信念,1889515日,法國人為了迎接世界博覽會,利用大量鋼材特別打造出了,極為壯觀無比的艾菲爾鐵塔。

由於法國人開創了高塔先例,因此其他國家的人們,不願服輸所以開始興建高塔,至今世界高塔已是層出不窮,幾年前才被金氏世界紀錄團隊,冠上世界第一高塔的廣州塔,風光短短兩年餘光,就被日本建築團隊給擊敗,直到現在獲得金氏世界紀錄團隊,公認史上第一高塔無比殊榮,仍是東京都圈墨田區的晴空塔。

集結建築大師的智慧設計,搭配職人神乎其技的工法,完美團隊締造出了晴空塔,起初建造晴空塔的時候,建築團隊為了要克服地震這項問題,請來了日本首屈一指的建築大師安藤忠雄,雕藝大師澄川喜一,攜手合作晴空塔創造計畫。

為了獲得最佳的抗震效果,安藤忠雄採用古佛塔心柱的建築原理,並且結合了現代鐵骨鋼筋的混凝土結構,來達到面對地震依舊不動如山的效果。外觀設計在澄川喜一先生,極致雕刻工藝的設計下,給予晴空塔不論遠近欣賞,塔身都像是披一片片的蛇鱗所覆蓋,如此高雅壯觀的世界第一高塔,還得多虧兩位大師鼎力協助,以及建築職人們的水汗心血,才得以讓世人欣賞到這曠世之作。

晴空塔裡面販售各式各樣的商品,有些商品甚至還打著限定字樣來加以販售,因此給很多觀光客們,在登上展望台之前,就已替電梯減輕了不少負擔,光從這點便可察覺出,日本人對於商場的規劃管理,以及行銷學上都可說非常傑出。

逛過晴空塔裡面所有商家,拍攝完十間橋上的全景晴空塔,踏著悠閒步伐我隱身來到了,高塔底下的墨田區,在街道中讓我見到了許多庶民宅邸,雖然同樣是住宅區,但這裡建築在此的房子,卻少了世田谷區的典雅堂皇。

狹窄巷弄裡擁有多棟,早已鏽蝕不堪的老舊房子,沒有親眼所見還真無法確信,《2014年輕人們》日劇裡所描述的題材是否真實。繞完整整一圈的墨田區,再次看到仿佛巨人之仗的晴空塔,心中難免出現了納悶,畢竟在我的認知中,晴空塔原本該是給予東京人們,重新獲得希望的象徵性建築,但華麗高聳的高塔底下,卻充滿著殘舊氣息,這樣真的會能讓人們擁有一絲希望嗎?








造訪日期:2014/12/23
編寫日期:2016/01/05

作者:Tiger 5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