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3月7日 星期一

27D-21:La kagu ❶



27D-21La kagu 


自己完成了首次東京都郊區的探險活動,讓我心中充斥著無限喜悅,雖然回程的過程極為便利,但仍是黑夜降臨才抵達飯店。由於本人很喜歡分享趣事,所以房門鑰匙一刷,隨身的探險工具一丟,便立即開啟電腦,把自認為不錯的今日樂趣,分享給周遭朋友知道。卻意外得知神樂坂的小道消息。

此次探遊東京的日子中,光是神樂坂這裡我就來過數次,而且每次來此所得到的感受都不盡相同。假設時光可以逆轉重回過去,目前擁有眾多商家的早稻田通,依舊是每日早晚人潮喧嘩,畢竟從大正時代開始,神樂坂就已發展成繁榮的花街。

你或許會問我「花街」是什麼,但在討論這兩字之前,請讓我先花幾分鐘說明一下神樂坂的由來。傳說「素盞嗚尊」在高天原胡作非為,氣得姊姊「天照大神」怫然不悅,外加上弟弟個性多變難測,因此決定把自己關進天岩戶內求個安全,可是掌管日晝的「天照大神」這麼一躲,世界就陷入一片漆黑。

長年躲在暗界的妖魔鬼怪,稱著世界永夜就紛紛傾巢而出,人神界被搞得生靈塗炭,逼得眾神聚集在天安河邊共商,最後在「思兼神」招來長鳴鳥在洞口長鳴,結合「天鈿女命」精湛華麗的舞蹈,給予天岩戶這裡格外喧嘩熱鬧。

洞外傳來的聲音貫徹雲霄,自然傳入了「天照大神」的耳中,好奇心的慫恿下,讓她偷偷地移開堵住洞口的岩石窺看究竟,「天手力男神」撞見洞口一有空隙,便伸手一抓拉住「天照大神」,大地才得以重現光明。從此「天鈿女命」被認為是日本舞蹈的起源,發展成祭祀活動用的神樂。

時間再往後挪來到江戶時代,據說元和時代「津久戶明神」移往牛込,好死不死神輿太重爬不上坂,雖然大夥用盡了吃奶力量,依然無法順利將神輿扛上坂,讓當下現場的所有人不知所措,這時有位自稱吃過聰明豆的人,建議先演奏神樂給神欣賞,說不定就可以將神輿順利到達坂上,果真演奏完神樂後,就如這位老兄所言,因此這個「坂」便稱為「神樂坂」。

解說完神樂由來,現在該是讓我來說明花街了,在此請原諒我大概解說,否則真要談論花街,談上一天一夜也講不清。先前也說過,大正時代神樂坂被發展成繁榮的花街,過去人們生活不像現代多采多姿,太陽西下進入黑夜,人們吃完晚飯便開始準備睡覺,但對於當時的有錢人而言,他們哪可能接受這種單調乏味的生活,所以就會跑到傍晚才開始營業的茶屋尋找樂趣。茶屋這裡不但能飲茶食飯,還可以欣賞舞技、藝妓的精采樂舞,因此只要有很多茶屋的地區人們都稱之為花街。

現在讓我們繼續回到主題,昔日的老舊倉庫,經過改造化為複合式店面,業者與設計師的巧妙構思,賦予了店面充滿著獨特性質。

建築大師隈研吾先生,創造出的每樣作品都充滿著一種微弱特色,唯獨「La kagu」比較不同於其它建築,這裡原本是新潮社的舊倉庫,由於建築物歲數以高,所以就被腦筋動得快的商人,給改造成複合式店面,也讓這裡成為神樂坂民眾休閒尋樂的落腳處。

保留原本倉庫的原貌,只簡單加強建築的採光,讓這裡馬上有了與原本截然不同的全新面貌,而且室內採用「斯堪地那維亞」風格設計,更給來此光顧的消費者能一目了然商品類別和款式,若我這樣解釋你明白,那就把它想成是無印良品即可。


La kagu裡面販售的商品,種類雖然相似無印風格,卻融入了自己的思維,店內沒有禁止拍攝個告示,卻給我覺得在這種高格調的地方拍照,好像有失禮貌,便讓我打消拍照留影的念頭,偶爾靜靜地品嘗氣氛也不錯。



造訪日期:2014/12/28
編寫日期:2016/03/07
作者:Tiger 54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