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6月17日 星期五

Shanghai - 豫園


Shanghai - 豫園


地處上海黃埔區的豫園,16世紀建造以來至今,一直都是上海著名的地標,並且經歷了459年,中國重要的歷史文物。

明代四川布政使潘允端,為了侍奉自己的父親,花費了18年建造整個園區,由於有愉悅老親之意,所以取名為「豫園」。

17世紀中葉,潘氏家族家道中落,豫園也隨著逐漸荒廢,歷經新舊世代的交替,以及戰火的無情摧殘,豫園似乎成為了廢墟,直到新中國政府成立,並於1959年開始修復,豫園才重新回復了昔日風貌,復活的豫園間接也推動了觀光,上海人居民緬懷這座老林園,更是稱呼它為上海的根。

入園不久馬上就可看到,用武康黃石疊成的一座大型假山,透過導覽的解說,讓我清楚了解到,這座假山的由來,。

張南陽是古江南著名的疊山大師,他用神乎其技的手法,將石頭與泉水給結合,並且創造出,層巒疊嶂,清泉飛瀑,把中國古代的山水美景,栩栩如生的搬到世人眼前,因此他也享有「江南假山之冠」。

再往裡面走,還可看到明代才子,祝之山所書的溪山「清賞石雕」。電影《唐伯虎點秋香》讓很多人誤以為,他是個成天只會找唐伯虎喊救命的敗家子。實際上祝之山兒時,大家就呼他神童,長大後更考得秀才、舉人,是明代著名的文學、書法家,當時與徐禎卿、唐寅、文徵明堪稱「江南四才子」。

豫園不僅是個存放藝術及骨董的美術館,還是記錄歷史點滴的大觀園。1853年上海小刀會領袖劉麗川,在「點春堂」設立反清指揮部,對抗當時腐敗的清廷政府,日後小刀會也演變為,除了民國政府以外,清朝最為懼怕的太平天國,因此豫園也是太平天國的起源處。

正學著劉姥姥逛大觀園的我,欣賞著史詩般的藝術作品,突然被身旁的一團中國遊客給打擾。團員門欣賞著夢境般的美景,紛紛稱讚好美,這時有一位雙目失明的老人,卻脫口說出真美,為了一句話,勾起了我心中的好奇,豎起雙耳仔細聆聽,他們的對話。

團員:您看不到怎知美!?

老人:用心即可

PS : 電影《食神》史帝芬‧周,也說過只要用心,人人都能煮出好菜。


放慢腳步,靜靜用心去感受所有,能讓人了解到百年前,古人對於藝術創作的堅持。盲者都感受得到了,我們雙目正常又何嘗無法體會這一切呢?




造訪日期:2014/09/20
編寫日期:2016/06/17

作者:Tiger 54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